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电时K+移向负极 |
|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
|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
|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2Z |
|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
|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
|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
|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
| C.已知酸性HF>CH3COOH,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 [c(Na+)-c(F-)] < [c(K+)-c(CH3COO-)] |
|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盐酸、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 B.丁香酚不能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 D.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 |
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
|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
|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O2 + 4e-= 2H2O |
| D.电池工作时,1mol C2H5OH被氧化时有12mol e-转移 |
下列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 A |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 |
试纸变蓝 |
NO2为酸性气体 |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沉淀一定是BaSO4,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 D |
在稀AgNO3溶液中先加入过量0.1mol/L 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 NaI溶液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
说明Ksp(AgCl)>Ksp(Ag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