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 )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
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 |
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 |
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质点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C.B质点最初4 s做减速运动,后4 s做加速运动
D.A、B两质点在8s末相遇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自空间O点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现仿此抛物线制作一个光滑滑道并固定在与OA完全重合的位置上,然后将此物体从O点由静止释放,受微小扰动而沿此滑道滑下,在下滑过程中物体未脱离滑道.P为滑道上一点,OP连线与竖直成45°角,此时物体的速度是10m/s,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度v0为![]() |
B.物体沿滑道经过P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
C.OP的长度为![]() |
D.物体沿滑道经过P点时重力的功率为![]() |
质量相同的A、B两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起同时受到大小不同的水平外力)A、)B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所受的水平外力)A;经过4t0,撤去B物体所受的水平外力)B.两物体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A︰))B=1︰1
B.A、B两物体所受水平外力大小之比)A︰)B=12︰5
C.水平外力做功之比为WA:WB=4∶1
D.A、B两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2∶1
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α=300,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的拉力大小为2mg |
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
C.剪断左侧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大小为![]() |
D.剪断弹簧最右侧瞬间,a球加速度大小为0 |
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 V/m
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C点到A点电势逐渐升高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