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①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②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①作者被贬黔中所作。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③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唐朝都城长安。②牙璋:古代皇帝调兵的符信。③凤阙:皇宫的代称。④龙城:匈奴名城,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 ,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唐朝都城长安。②牙璋:古代皇帝调兵的符信。③凤阙:皇宫的代称。④龙城:匈奴名城,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 ,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唐朝都城长安。②牙璋:古代皇帝调兵的符信。③凤阙:皇宫的代称。④龙城:匈奴名城,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邮雨泊
王士禛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注】清顺治十七年农历三月,诗人赴扬州推官任,途经高邮(今属江苏),泊船于高邮湖,触景生情,遥想出生于高邮的北宋大词人秦观而有此作。
(1)“南湖新涨水连天”营造出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
(2)本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古木苍藤图
[明]蓝仁
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立空山惨淡中。
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色换青红。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第三句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