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方法,不能用于制备硫酸锌的是( )
A.锌和稀硫酸反应 | B.氢氧化锌和氯化钠作用 |
C.氢氧化锌和稀硫酸作用 | D.硝酸锌和硫酸钠反应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Al |
B. |
Fe |
C. |
O |
D. |
Si |
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碱变质 |
B. |
盐酸挥发 |
C. |
稀释浓酸 |
D. |
试管破碎 |
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设计 |
|
A |
除去CO 2中少量水蒸气、HCl气体 |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NaOH溶液 |
B |
除去NaCl中难溶性杂质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 2CO 3 |
加入适量Ca(NO 3) 2溶液、过滤 |
D |
鉴别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 |
取样、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
20℃ |
40℃ |
20℃ |
40℃ |
|
水 |
109g |
129g |
21.8g |
49g |
酒精 |
17.3g |
40g |
不溶 |
不溶 |
A. |
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 |
B. |
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
C. |
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
D. |
40℃时,将CO 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
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3NO 2+H 2O═2HNO 3+X ②2SO 2+O 2+2H 2O 2H 2S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NO |
B. |
反应①、②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C. |
反应①、②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5种 |
D. |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