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
②诱发地质灾害
③增加酸雨频率
④影响生态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该图为南极地区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南极地区水循环( )
A.比较活跃,气候湿润 |
B.地表径流环节缺失 |
C.①环节使陆地的淡水得到补充 |
D.⑤环节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
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完成问题。图中甲地( )
A.位于北半球 | B.位于南半球 |
C.天气晴朗 | D.昼夜温差增大 |
该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为( )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
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
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该图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
读图回答问题。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
A.纬度比甲地低 |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
C.海拔比甲地低 |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
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
A.100<T<150 | B.50<T<150 |
C.150<T<200 | D.50<T<100 |
关于两地主要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小麦、棉花 | B.乙地:水稻、甘蔗 |
C.甲地:春小麦、甜菜 | D.乙地:谷子、咖啡 |
该图为某沿海地区,图中T1、T2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问题。若甲洋流所处纬度是30°,那么,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A.甲→②→⑤→① | B.④→①→⑤→甲 |
C.③→甲→⑥→② | D.⑥→④→甲→⑤ |
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 )
A.(10°W,61°N) | B.(150°W,4°S) |
C.(157°E,28°S) | D.(143°E,32°N) |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呈现出灰白色。而西山呢?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据此回答问题。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
A.大气污染严重 | B.臭氧层空洞扩大 |
C.受反气旋控制 | D.受锋面气旋控制 |
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是由于()
A.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 | B.季风雨带南移 |
C.冷锋系统过境后 | D.副热带高压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