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1~3题:
材料1:根据美国太空网站2011年9月16日报道,美废弃卫星将于月底坠落地球,称残片击中人的概率极低,仅为1/3200,公众尽可放心。
材料2: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
A.表面均温更高 |
B.属于远日行星 |
C.昼夜温差更大 |
D.大气层厚度更大 |
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
①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④假设此次卫星残片坠落“第二行星家园”,残片体积一定小于地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美废弃卫星自报道到坠落地球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北京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
B.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时期 |
D.西欧正值阴雨连绵天气 |
读某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自1980年到2010年期间,该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化最大 |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
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变化不大 |
依据该国人口变化趋势,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大幅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B.解决劳动人口就业问题 |
C.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 D.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读南半球某地等高线图(下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完成下列各题。甲居民点与陡崖顶部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99m | B.299m | C.399m | D.499m |
近年来,丁河P以上流域的原生植被被大面积的葡萄园替代,受此影响
A.丁河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会减缓 | B.丁河含沙量有所增加 |
C.丁河夏季经常出现洪涝灾害 | D.丁河年径流量明显减少 |
若某段时间内,乙居民点观测到太阳从丙岛屿北侧日落逐渐过渡到从丙岛屿南侧日落,则这段时间内该地
A.昼短夜长 | B.日落时间提前 |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D.正午旗杆的影长逐渐增长 |
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关于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
B.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千米 |
C.当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稀疏时,地表径流流速最快 |
D.流域S1-S3各地段中,S2地形最为平坦 |
2014年11月2 3日,历 时8年、总投资9 6亿元的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建造藏木水电站有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A.山高谷深,淹没少 | B.季风气候,降水多 |
C.地势高峻,水流急 | D.流域阔广,径流大 |
促使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藏木水电站的主要因素有
A.国防 | B.环保 | C.经济 | D.科技 |
水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读2000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完成下列各题。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A.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 |
B.水量盈余地区在减少 |
C.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 |
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
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A.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
B.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 |
C.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 |
D.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