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4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经济和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关于德令哈天文科普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建设用地的批复,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审查。下图中的E点为集科普与天文观测于一身的德令哈天文科普馆拟建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5题:与成都科普馆相比,德令哈天文科普馆建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优势主要为( )
A.人口密集,参观人数众多,有利于天文科普的开展 |
B.地势高,大气清洁,有利于天文观测 |
C.煤炭资源丰富,为该天文科普馆提供清洁能源 |
D.太阳能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
下列景观图与德令哈天文科普馆拟建地区相符合的是( )
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构成,右下图示意该地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
A.从业比例最大的是工业 | B.从业比例最大的是餐饮业 |
C.主要向省外流动 | D.主要向国外流动 |
关于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
B.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 |
C.有利于缓解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
D.阻碍了迁出地经济发展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人均耕地减少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人口增长模式最能代表现代型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
A.地形 | B.热量 | C.土壤 | D.种子 |
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乳畜业 | D.混合农业 |
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