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 (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病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要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最简便的方法是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连续自交 |
B.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 |
C.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0.75 |
D.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相同 |
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A.生长素 | B.乙烯 | C.脱落酸 | D.细胞分裂素 |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
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 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
下列一年生枝条中,扦插时容易成活的是:
A.去叶带芽的枝条 | B.带叶去芽的枝条 |
C.去叶去芽的枝条 | D.带叶带芽的枝条 |
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将
A.直立生长 | B.向左侧弯曲生长 |
C.向右侧弯曲生长 | D.停止生长 |
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
B.原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 |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可能会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D.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可来自无机环境或生物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