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反映的是某国近些年来的人口数量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图示期间,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缺乏 B.人口增长快
C.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 D.1996年的城市人口比重比2006年高

图示期间,关于该国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
B.预计2012年城市人口数量将达6000万
C.最近几年,城市人口数量基本不变
D.城乡人口比重合理,维持现状是当前该国的主要目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是因为(  )

A.山地多,平地少 B.各种类型的土地面积较少
C.后备资源不足,可垦荒地不多 D.人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尤其耕地更少

我国各地区所对应的资源问题,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广人稀,矿产短缺 B.西部土地紧张,水源不足
C.南方地区水源、能源不足 D.华北地区人地、水土矛盾叠加

下列有关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中叶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B.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在东亚的转移是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的典型例证
C.日本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廉价劳动力
D.由于市场的因素,目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西欧和北美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据此回答以下2题。
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依靠本国的()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在上题的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 B.劳动力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以下2题。
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