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3~14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
14亿—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亿—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8亿—9亿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
A.15亿—16亿 | B.15.1亿—16.6亿 | C.8亿—9亿 | D.14亿—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人口政策 |
正常年份,七、八月份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A.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
B.华北、东北降水增加 |
C.雨带撤回长江以南 |
D.雨带滞留在华南地区 |
巫山西侧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东南丘陵 | C.四川盆地 | D.云贵高原 |
关于青藏高原地形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C.喀斯特地貌广布 |
D.起伏和缓、山脉少 |
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请根据图中资料,回答33~34题。该农场位于( )
A.荷兰西欧平原 |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C.泰国湄公河平原 |
D.加拿大中部平原 |
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
A.热量不足 | B.水源不足 | C.劳动力不足 | D.土壤贫瘠 |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1时,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从天津港启程,执行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读图完成30~32题。当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从天津港出发时,太阳光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3°30′N,105°E |
B.5°10′S,125°E |
C.11°24′S,135°E |
D.20°10′S,135°E |
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坐的“雪龙号”要途经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进行必要的物资补给,该港口城市全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A.3~5月 | B.6~8月 | C.9~11月 | D.12~次年2月 |
“雪龙号“11月19日离开弗里曼特尔港继续前行,于12月5日抵达中国南极中 山站,这段航程()
A.行使方向为东南 |
B.航距超过10000千米 |
C.不会遇到狂风巨浪 |
D.黑夜渐短白昼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