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早在2000多年,我国古人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运·大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为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政府应该怎样履行其职能?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这期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现在各项改革都进入了深化阶段和攻坚阶段。以“我看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某校高三(1)班学生展开综合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在同学们的探究活动中,班主任王老师参加了全过程。他提出学生要真切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应该主动去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似荼,同时也是我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学分指标之一。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农村社会实践,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第二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带来了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文明,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由,就是“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之。”也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反对吸纳西方文化。
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
(2)对文化创新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在2008年10月16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途径,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文化产业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回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