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①168O、188O ②H2O、D2O ③O2、O3三组微粒或物质,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
、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
和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
、
为同周期元索,
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其中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单质
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填分子式),原因是;
和
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和。
(3)
和
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
,
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化合物
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单质D与湿润的
反应可制备
,其化学方程式为。
(5)
和
能够形成化合物
,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
=0.566
,
的化学式为:晶胞中
原子的配位数为;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
和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
=
,已知
=-58
,则
=
。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
的表达式为;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3)合成气的组成
=2.60时,体系中的
平衡转化率(
)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值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其判断理由是。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
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2)比较
、
常见离子的半径的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比较
、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4)已知1
e的单质在足量
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
:
,向盛有10
1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
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
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若
溶液改加20
1.2
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
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VII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
;Q基态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的电子总数相等;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TU3的立体构型是。
(3)X所在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Z和U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Q、R、U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填化学式)。
(4)
溶液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T的最高价含氧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甲醛是深受关注的有机化合物。甲醛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在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醛水溶液,经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甲醛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滴定氢氧化钠。
完成下列填空:
1.将4.00
甲醛水溶液加入到经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用浓度为1.100
的硫酸滴定,至终点时耗用硫酸20.00
。
甲醛水溶液的浓度为
。
2.上述滴定中,若滴定管规格为50
,甲醛水溶液取样不能超过
。
3.工业甲醛含量测定的另一种方法:在甲醛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将甲醛氧化为甲酸,然后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
→
+
+
→
+
已知
能氧化甲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
用量不足,会导致甲醛含量的测定结果(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因为;如果
过量,会导致甲醛含量的测定结果(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因为。
4.甲醛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显示了甲醛的还原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表示如下:
+
+
↓ +
若向足量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少量甲醛,充分反应,甲醛的氧化产物不是甲酸或甲酸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这一判断。
①主要仪器:试管 酒精灯
②可供选用的试剂:硫酸铜溶液、甲醛、甲酸、氢氧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