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他家挨着一条河。出门走几步,就到了河边。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钓鱼很有经验。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王淡人的大门总是开着的,望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歧黄”、 “妙手回春”… …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王淡人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而且大都是七八岁狗都嫌的半大小子。常常看见一个大人带着生痢痢头的瘦小子,或一个长瘁腮的胖小子走进王淡人家的大门;不多一会;就又看见领着出来了。
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瓢菜、小鱼、糙米——和炸鹌鹑!穿衣可就很紧了。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只有儿子女儿一年一年长高,不得不给他们换换季。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这个县的地势,四边高,当中低,像一个水壶。城西的运河河底,比城里的南北大街的街面还要高。因此,这地方常闹水灾。去年闹了一次大水。王淡人在河边钓鱼,傍晚听见蛤蟆爬在柳树顶上叫,叫得他心惊肉跳,他知道这是不祥之兆。果然,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这一年死于大水的,有上万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这一家住三个月,那一家住两个月。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给人家熬大烟,报酬是烟灰和一点膏子。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王谈人把江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汪炳没有一个钱。白吃,白喝,白治病。病好后,他只能写了很多鸣谢的帖子,贴在满城的街上,为王淡人传名。
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对王淡人所做的事没有说过一个不字。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谈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他老婆也只好笑一笑,摇摇头。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小说中王淡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说开头花费这么多的笔墨去写医生王淡人的“钓鱼”,是否显得多余?谈谈你的看法。
小说结尾处划线语段可否删去?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描写王淡人医室时特意介绍挂着的那副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旨在表现医室的环境、陈设,同时表现王淡人淡泊名利、闲适恬淡的高雅情趣。 |
B.王淡人这个医生钓鱼很有经验,是因为他几乎每天钓鱼。在王淡人看来,钓鱼不仅可以让自己获得美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恒心和毅力,让自己变得沉着冷静起来。 |
C.“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虽是很不起眼的一句自然环境描写,但却非常富于深意,从中可以看出王淡人追求恬淡闲适生活的性格特点。 |
D.作者觉得王淡人确实很傻。他给人看病,不好意思多收钱;遇到穷困的病人,不但不收诊费,连药钱也白搭进去,弄得生活拮据。夫妇二人,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 |
E.在王淡人看来,病人就是病人,不管他的品行如何,只要自己遇到,就断然没有袖手旁观之理。为此,王淡人虽不耻于汪炳恶劣的品行,但仍愿意花大代价给他治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十万英尺名
我不知道张崇鱼最早产生那个念头,是否与这个墓地有关?
当我站在墓碑前,听同行的人介绍,仅仅是这片墓地,就埋葬着2200个红军,加上周围几个山头的其它墓地,不到方圆10里的地方,就安葬着7800名红军时,心里一阵悸动。我想,他们都是谁?他们都是些怎样的人?他们就这样长眠于青山之中了吗?
我不知道张崇鱼是否和我一样也产生过这样的悸动。
1932年,红军从鄂豫皖进入大巴山区,几场恶战下来,红军伤亡很大。受伤的红军就被送到这个叫王坪的大山里,住进红军总医院。我从图片上看到,所谓的住院部,就是农家的土房子。当时的红军药物奇缺,粮食稀少,伤员住进医院,不过是来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躺者,几乎没治愈的可能。除了那些命大的,大多数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他们就在这里静静地死去。真是静静的。70年后依然那么静。
这段历史,张崇鱼实在是太熟悉了,他可以倒背如流。
在他们中间,留下名字的,或者说名字被刻上墓碑的,只有40位团以上军官。我一一走过他们的墓碑,看他们的名字。他们真年轻啊,只有二三十岁的年纪。那么,那些士兵,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士兵,一定只有十来岁了。
当然,红军也为他们建了碑。那是一座10米左右高的墓碑,碑体通红,上面刻着黄色的大字:万世光荣。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
字体刚劲有力。写字者,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女红军张琴秋。我在照片上见到了张琴秋,身着军装,飒爽英姿,漂亮而有风度。我猜想她一定受过良好的教育,一定坚强而又勇敢,热情而又快乐,并且渴望着爱情。
碑的左面,刻着两把步枪和一把驳壳枪。据说这三把枪,是红军把枪按在石碑上先描上去,然后才刻的,线条里显出一种拙朴的孩子气。墓地四周松柏环绕,山风阵阵。陪伴这些亡灵的,只有这万丛青山。除了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平时只有一个守墓人。
我想,张崇鱼即使不是在这里产生最初那个念头,至少也是在这里坚定了他的念头的。10年前,即1992年,刚刚退休的张崇鱼从纪念红军入川60周年的大会上得知,巴中地区有12万人参加红军,4万人牺牲,他一下被深深地震动了,当即就产生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念头:要用自己的晚年建一座红军碑林。也就是说,他要把剩余的生命,全部用来寻找那些无名烈士和流落红军的姓名,然后镌刻在石碑上。
谈何容易。
毕竟时光已流逝了半个多世纪。
但张崇鱼说干就干。除了找有关部门查阅资料档案,他还一个个的寻访那些尚健在的老红军,请他们回忆自己远去的战友,说出那些姓名。在成都某干修所老红军刘祺的家里,张崇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刘祺当天夜里就失眠了。往事如青山不老。刘祺曾是一位红军医生,他脑子里走马灯似地冒出一个又一个战友的面容,还有那些他救治过的伤员。他们亲切地微笑着,栩栩如生。他生怕自己忘了,索性坐起来写在纸上,想一个写一个,一直追忆到凌晨2点,一共回忆起42个姓名来。张崇鱼高兴极了,带着这些名字回到巴中。不想他前脚到刘祺的信后脚又跟来了,原来张崇鱼走后他又回忆起12个名字来。
张崇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寻找那些名字。他和他的同事先后60余次前往红军走过的路线和29个省、市、自治区,行程近30万公里。拜访了1800多名红军将士及亲属,查询了600多个与之有关的单位,一个个的,十个二十个的,一天天的,一年两年的,大海捞针般的,搜集到了10万个红军将士的姓名!准确的数字是101068名。这中间,他和同事十上北京,都是坐的火车,住的地下室;路途上他被汽车撞过,被小偷光顾过,甚至被人误解当成骗子抓过。忍饥受冻风餐露宿更是常事。但他和他们竟然坚持了10年!
张崇鱼他们将他们找到的这10万个名字,镌刻在了巴中城内南龛山顶上,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川陕苏区将士碑林,一共用了3388块石碑。每块石碑高1米2,宽60厘米,它们一排排地站着,站成了碑林。而上面那些整整齐齐的名字,也像是一片林,生命之林。
我站在石碑前,一一看着那些名字,那些于我十分陌生的名字,那些从浩瀚的历史之河中打捞上来的名字。他们曾经与战友们失散,如今终于又站到了一起。我想他们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他们又回到了队伍中。他们站在一起,心中一定很踏实。我还想到了那个距此不远的王坪烈士陵园,那里的无名烈士可以在这里找到他们的家了。
细雨蒙蒙,石碑上湿漉漉的,但一个个的名字清晰无比。我看见了黄二毛、廖狗儿、张二牛、张四娃、刘玄娃、我还看见了女红军郑吕氏、吕宋氏。我发现在陕西籍的红军里,叫“娃”的特别多。这让我想到了那位著名作家。他也曾经是个“娃”,也终于可以和著名作家那个“娃”一样,留名在世了。
在最后一块墓碑上,我看见了新的刻痕,有5个新添加上去的名字,他们是王世云、罗元洲、南存贵、李敬忠、王天钾。张崇鱼告诉我,这是今年春节后刚刚刻上去的,是由内蒙军区原副参谋长李子金(81岁)写信提供的。张崇鱼还说,有的老红军为了回忆这些战友的名字,给他写的信有三四十封之多。他们在回忆名字时,也回望了自己的一生。
张崇鱼站在这些碑林中,就像站在自己的家里。
他和他们就像是亲人。
张崇鱼,1939年生,曾当过中学教师,区委办公室主任,副区长,区委书记。身高一米六,体重不足50公斤。现在,他成了这10万姓名的守护者,或者说,他做了这10万红军的户籍警。
1、文章开头的“那个念头”是指______。
2、张崇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寻找那些名字”,“这样的方式”、“那些名字”分别指______的方式,______的名字。这段中列举了许多具体的数字,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文中,只描绘了张琴秋照片中的形象,作用是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心里一阵悸动”是指________。
5、“而上面那些整整齐齐的名字,也像是一片林,生命之林”的含义是______。
6、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十万英名,还是张崇鱼们?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反思我们的教学
计算机专业的男女生中表现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的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美国大学女性教育基金会联合会主任帕梅拉·哈格指出:“教育者必须改变教学的方法,以尽早将女性的兴趣吸引到技术方面来。我们要集中精力做的不是去分析那些不喜欢计算机的女孩本身的问题,而是研究计算机文化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计算机学家弗郎西斯·格伦迪说,关于使用计算机的性质的争论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是由于它在知识上的重要性,还由于它关系到能否将女性吸引到这一专业中来。她认为,所谓“纯”计算机学(如对算法的分析和复杂的理论)历来被认为比应用计算机学更令人尊敬,因为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中坚”的男性理论家们把前者规定为“真正的计算机科学”。其实,“计算机上所进行的一切都需要某种抽象……仅仅有抽象本身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能够看到我们完成任务的结果返回到现实的世界中来。‘
然而,男性对于计算机科学的评价标准却充分地表现在计算机的教学当中。于是,多数计算机学的教学大纲中,在最初的几年里都是狭隘地局限于编制程序和这一领域中技术性的方面,而关于计算机的应用和多学科、跨学科的教学计划则被安排在整个教程的最后。这就向初学者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使他们误以为计算机科学就是“编程、编程、再编程“,完全脱离了现实的社会背景。这样的教学大纲将学习自然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学习人文科学割裂开来,而实际上,这种状况从中学时就已经存在。显然,这种一味追求所谓“抽象”的教学思想难以吸引女性的兴趣。因此,有专家认为,在关注计算机的数学和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价值观、人的问题和计算机的社会影响方面。计算机科学的教师应该更多地强调计算机技术是怎样起作用的。他们还必须教育女孩不仅做计算机的用户,而且做它的设计者,启发她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向她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技术想象力的机会。
另外,教师教学以及与学生的接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的性别偏见对于女生的自信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位女大学生对我们说,“男生经常和老师一起干活。比如老师做系统,都挑男生,其实女生也愿意干,于是就去找老师要求参加。但老师给你的活儿肯定是技术含量比较小的,如挑电阻。老师觉得女生心细,就让女生从用过的电阻中把同样的电阻挑出来。”这种状况影响了女生的自信心和女生的兴趣。
改变女性在大学计算机专业中的弱势地位是在计算机领域中实现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女性主义学者认为,男女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平等不能单纯用有多少女性发送电子邮件、使用互联网、或用Powerpoint发表论文来衡量。性别平等意味着前摄性地使用技术;能够对于凭借技术而获得的信息加以说明;理解设计的概念;以及能够在技术上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更新知识,求得进取。实际上,这些能力不仅适用于计算机科学,而且适用于各个领域。将这种性别平等的概念应用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这是在信息技术领域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途径。
1、计算机专业的男女生中表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二、三段中,使用计算机的性质与计算机教学的关系是__________,对女生参与计算机专业的影响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句子第一层应划在__与__之间,是____关系。
4、反思我们的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主要是A、_______________
B、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民间木雕,现代家居的细节
唐羽
如果将时光倒退二十年,谁也难以想象这样一个情景:从江南小镇明清老宅里拆下来的旧门窗、旧床板、甚至客堂回廊里的牛腿、挑头、额枋、裙板等部件,现在成了家庭装潢的“零部件”。
这些木雕从雕刻工艺上看,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等;从题材上看,大多为民间故事和戏剧故事,还有一些是吉祥图案、花草鱼虫及四季美景,即使从民俗学的角度看,也是一个值得再次挖掘的文化宝库。
明末清初及民国时期的花板主要分为安徽徽雕和浙江东阳木雕两大流派。前者雕工细致、刻画精巧、底子打磨光滑,其中的浅浮雕特别有艺术价值;后者雕刻繁复,从一层二层的浅雕发展到八、九层的深浮雕,是深雕的代表。使用的木材主要是柏木、樟木、银杏木、楠木等,楠木又以金丝楠木为尊。
关于明清木雕,专家通常把它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明末清初,建筑构架施雕比较简洁,常见的是一些花草纹样雕刻,最关键的一点是人物雕刻还没有在民居建筑上出现;第二时期是清中期,一般指乾隆一朝。民居建筑上的木雕风格与瓷器一样也从简洁走向繁杂华丽,“牛腿”、“帽翅”上出现了夔龙、猛狮、梅花鹿等瑞兽,花草动物比较写实,人物形象也开始出现在格扇的条环板上(即现在所说的花板之一);第三时期是清中期,即嘉庆、道光时期,这一时期的木雕匠师受到前朝玉雕、瓷器匠人精雕细琢的艺术风格的影响,在操作时有意炫技,建筑构架中大量出现了人物雕刻,人物形象从帝王将相到农夫村姑,无所不包,动物雕刻更讲究立体,出现了透雕和混雕;第四时期是晚清至民国初年,也即从咸丰后,主要是“画工体”与“雕花体”两种形式出现了,并以各自的风格发展。前者有意摹拟绘画的笔意和气韵,追求诗情画意的效果。后者秉承传统木雕的风格与技巧,在用刀和功力与表现形式上以继承传统为主,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以连环画形式出现在雕花板上,如《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小说、戏剧和“八仙过海”、“唐伯虎点秋香”等神话传说成了新的表现内容。同时,这一时期的工匠还自觉地吸收了西洋家具雕刻的技巧,并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如将西番莲等西洋纹饰糅合进来,装饰方面趋于繁琐,有的木雕还敷金绘彩,人物、动物、花鸟形象更加独立。
1、为“花板”、“画工体”下定义(二者选做一个)“花板”是“画工体”
2、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说明方法。
3、请从木雕上人物形象着手分阶段介绍明清木雕的发展
(100字以内)
4、第一段中“零部件”的意义是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谜样的性格
契诃夫
头等客车的单间车房。
一个俊俏的小女人在蒙着深红色丝绒的长沙发上半躺半坐着。她手里使劲攥紧一把贵重的毛边扇子,扇得沙沙地响。她那夹鼻眼镜不时从好看的小鼻子上掉下来。她的胸针在胸口起伏不定,犹如波涛中的帆船。她心情激动。……她对面小长沙发上,坐着一个省政府的特任官。他是新进的青年作家,在本省报纸上发表些取材于上流社会生活而又篇幅不大的小说。
“啊,我了解您!”特任官说,吻一下她手上靠近镯子的地方。“您那敏锐善感的灵魂,正在迷宫里寻找出路。”
“您描写我吧,沃尔杰玛尔!”小女人说,忧郁地微笑。
“我的生活那么丰富,那么错综复杂,那么五光十色。……不过主要的是我身世不幸!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那种受苦受难的女人。”
“我生在穷苦的文官家庭里。我父亲是个善良的人,头脑聪明,不过……时代和环境的风气啊,……他喝酒,打牌,……受贿。……还有我的母亲。……可是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无非是贫穷,为一小块面包而挣扎,自己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总之,我得为自己打开一条路。……可是我只受过贵族女子中学那种不健全的教育,读过愚蠢的长篇小说,犯过青年人常犯的错误,有过胆怯的初恋。……我期望幸福,而且是什么样的幸福!我渴望做自由人!对了!做自由人,我认为就是我的幸福!”
“美妙的性格!”作家喃喃地说,吻她手上靠近镯子的地方。“我吻的不是您,好女人,而是人类的痛苦!您记得拉斯科尔尼科夫(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中的男主人公)吗?他就是这样吻的。”
“啊,沃尔杰玛尔!我要赫赫的声名,……要轰轰烈烈,要荣华富贵,就像每个(何必假装谦虚呢?)不平凡的性格那样。我渴望一种不平凡的……不是女人所想望的东西!可是后来,……后来,……我在生活道路上碰到一个阔绰的老将军。……您要了解我,沃尔杰玛尔!要知道这是自我牺牲,这是放弃个人利益,您要了解我!我不能不那样做。我总算使得家里人富裕了,我能出外旅行,干点善事了。……可是我多么痛苦,我觉得将军的拥抱多么难受,多么卑贱庸俗。那种日子,……那种日子可真难熬!可是有一种想法稳住了我的心:反正老头子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总要死掉,那我就可以要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把我自己献给我所爱的人,那就幸福了。”
小女人用力摇扇子。她脸上现出要哭的神情。
“后来老头子死了。……他给我留下一点财产,我自由得像那个鸟一样。现在我总算可以幸福地生活了。……幸福来敲我的窗子。只要推开窗子就可以把它放进来了,可是……不!现在我总算可以把我自己献给我所爱的人,做他的伴侣和助手,为他的理想奋斗,生活幸福,……可以有个归宿了。……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事情是多么庸俗,恶劣,愚蠢!一切事情是多么卑鄙,沃尔杰玛尔!我真是不幸,不幸,不幸呀!我的道路上又出现一个障碍!我又感到我的幸福遥远,遥远了!唉,我多么痛苦,要是您知道才好!多么痛苦啊!”
“不过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拦住您的去路呢?”
“又是一个阔绰的老头子。……”
那把断裂的扇子盖住她俊俏的小脸。作家伸出拳头支住他那苦苦思索的脑袋,不住叹气,带着精通心理学的行家气派开始沉思。这时候火车头拉响汽笛,嘘嘘地放气,车窗上的帘子给西下的夕阳照红了。主人公“俊俏的小女人”说“我得为自己打开一条路”,你认为她要为自己打开一条什么样的路?
小说多次写到小女人手中的那把扇子,你认为那把扇子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她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契诃夫的小说,常通过小人物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请紧扣文本探究小说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随思录
——挤压与化解
韩湘淮
一天的嘈杂与忙碌终于结束了,世间万物似乎都要归于平静,我急切向河畔公园走去。因为,从我工作的高楼上面,分明可以看到她在黑夜中的美丽:一盏盏路灯从下面向上喷射着光芒,打在垂柳身上散发出朵朵幽蓝的晕,倒影随着水流恣意摇摆,似乎可以听到霓虹碰撞的音符。
可是,当我迫不及待地踏入这胜景,眼前的一切却让我惊愕:黑夜丝毫没能阻挡休闲人的雅兴,花坛边、草坪上、怪石旁,站着、坐着、躺着,到处都挤满了前来寻找清幽的人们。无论你走到哪里,耳边都会塞满人们杂乱的欢笑;鼻子里都能嗅到人体散发的气味。你的眼睛都不能再这样平视了!因为任何一个角落都已经被别人占领。你只能仰望天穹,希望在那里获得一点情愫的释放。
可是,那赫然穿梭在楼宇间的月亮,居然也被挤压得如此残缺,无论你怎么变换角度,都无法让她单独而清净地呆在天宫一隅。拔高了的建筑像是魔掌的手指,贪婪地伸向天空,几乎要把月亮揪下来。在这样的夜里,站在这样的河畔公园,你只能闭上眼睛,回忆小时候在家属院的广场上抬头数星星的样子,才能慢慢得到一点放松。
城市的发展,已经大大挤压了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梦。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能够写出那么多清雅婉约的句子,能够创造出唐诗宋词的独绝;而现在的城市一族只会在卡拉OK大喊一通,或者去酒吧喝个烂醉。我们不能仅仅用“浮躁”来贬斥今人。我们的简单,其实是一种压迫下的无奈。我们已经无力释放压力,我们只能妄图用另外一种压力和刺激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减轻原有的压力。于是,摇滚乐和让人窒息的鼓点便成为了城市的流行——那不正是城市呼吸的节奏吗?
于是,在疯狂工作的背后,是更加疯狂的健身热潮,我们有意无意地通过对身体的迫害转移对精神的折磨。此外,玩牌的、买醉的、吸毒的……凡此种种,初衷无不是为了释放压力,而实质呢,就是给自己另外一种压力,让新的压力盖过原有的压力,从而让你淡忘。这也许是人类本能的适应,但是,这样的“适应”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这样的减压方式怕也是走不通的
压力只是被转移了,并不是被化解和消失了。用一种压力去解救另一种压力的做法,最终也只能让你应接不暇、疲惫不堪,甚至有害身心,濒于崩溃的边缘。
想一想古人,想一想后代,我们生存和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挤压自己?我们不断的挤压又能持续多久?我们不会让自己执着到彻底崩溃才幡然醒悟吧? (原文有删改)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将高楼上见到的河畔公园的夜色美景与亲眼见到的公园的拥挤不堪相比,展现了城市中人们拥挤的生活现状。 |
B.河畔公园到处挤满了前来寻找清幽的人们,人们或站或坐或躺,在公园里肆意欢笑,在热闹中找到了各自的乐趣。 |
C.作者把“拔高了的建筑”比喻成魔掌的手指,形象地展现了城市高楼林立的场面,含蓄批评了城市建楼竞相争高的现象。 |
D.文章谈到了城市一族减轻压力的许多做法,诸如唱卡拉OK,喝得烂醉,听摇滚乐等等,同时也指出了这些做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
E.作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手,联想到城市一族减轻生活压力的种种简单做法,进而呼吁人们探究生活意义,找寻化解压力的真正方法。第四段说“城市的发展,已经大大挤压了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梦”,城市对人的挤压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析原文应对压力方法的弊端,并探究化解压力的合理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