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4年至2007年,广东省财政共安排17亿元.对因免征农业税而减少收入的市县给予补助,其中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市县按100%的比例进行补助;安排低保补助资金12亿元,对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00元的135万余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从2001年起至2007年秋季,广东省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全省共有1025万名孩子受惠。
材料二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3分)
(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做法有什么意义?(4分)
(3)结合材料,请你为广东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新中国成立之前,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今,艰苦奋斗是否过时了呢?某校同学就此展开了讨论。同学甲认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同学乙认为:艰苦奋斗精神不会过时,和平年代建设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它。
(1)请你对他们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下,到21世纪中叶,重庆人民将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
阅读漫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漫画中的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一特征?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哪些特征?
(3)中学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
材料二:2012年1月7日,广受重庆市民关注的重庆“两会”拉开帷幕,这是重庆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为畅通、扩大民意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两会”期间新华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代表专访”报道栏目,为市民与代表提供对话渠道。大渝网社区也邀请网民为重庆的发展、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献言献策,并摘录部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在腾讯·大渝网和重庆商报进行刊登,还将网民集中关注的话题反馈给相关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为什么说“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2)新华网和大渝网的活动便于广大网友行使什么权利?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该权利?
(3)我们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材料一:2012年3月15日,我们将迎来第3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2012年的年主题为“消费与安全”, 将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消费教育、消费咨询等一系列活动。
材料二:某校在“3.15”来临之际,就中学生消费安全问题做了一次调查,调查后的统计数据如下:
(1)中消协将今年的“3.15”主题定为“消费与安全”有什么意义?
(2)从问卷调查数据看,中学生在消费维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给同学们一些消费提示(可从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三个方面作答)。
材料:小正、王刚、小利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老师指定他们为学习上的竞争伙伴。张正想到要和王刚、小利竞争,学习效率很高,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成绩上去了,觉得学习充满了乐趣。王刚想到要参与竞争,吃不下、睡不着,心里恐慌极了。小利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恨不得张正和王刚的学习成绩下降。在一次测试中,张正取得了好成绩,小利却在同学中散布张正考试作弊的谣言。
(1)材料中张正和王刚对竞争的不同反应说明了什么?
(2)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告诉他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