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下面2题。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④三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部分洋流模式图,回答23~24题。图中1、2、3、4组成的大洋环流相同的是
A.甲、乙海区均为副极地海区 |
B.甲、乙海区均为副热带海区 |
C.1、2所示洋流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 |
D.1、3所示洋流的形成主要与盛行风吹拂有关 |
若图中洋流2和4之间的水温差异会引起热力环流,则
A.2处空气上升 | B.4处空气上升 |
C.高空空气由2处上空流向4处上空 | D.低空空气由2处流向4处 |
读两幅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21~22题。不同陆地自然带中的植物群落特征差异明显,影响这种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差异 | B.动物差异 | C.土壤差异 | D.水分差异 |
两幅图中自然带大致对应的是
A.H-甲 | B.C-乙 | C.I-丙 | D.A-丁 |
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19~20题。主要是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对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 B.乙图所示地貌在我国新疆分布较典型 |
C.丙图所示地貌为河流三角洲 | D.丁图地貌主要是由内力作用造成的 |
读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17~18题。图例M、N代表的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和地震 | B.寒潮和火山 |
C.泥石流和地震 | D.滑坡和洪涝 |
预防M灾害发生的措施主要是
A.跨流域调水 | B.植树造林 |
C.修建水库 | D.开山取石 |
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读图完成14~16题。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
A.网状分布 | B.“之”字型分布 | C.线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影响图中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