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一地震(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靠近板块的生长边界 
②靠近板块的消亡边界 
③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 
④震区两侧地壳发生挤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六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A.江南水资源被开发殆尽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都被人类开发利用

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目前已有121个国家加入《湿地公约》,我国被列入亚洲湿地名录的湿地约2 300万公顷。读“我国某区域2000~2007年湿地的转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单位:km2。
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与2000年相比,2007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沙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