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某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3题。
图中反映的灾害最可能是
| A.暴风雪 | B.飓风 | C.水灾 | D.沙尘暴 |
该灾害多出现于
| A.4~5月 | B.6~7月 | C.8~9月 | D.10~11月 |
该灾害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距海远近 | B.纬度高低 | C.地形条件 | D.植被破坏 |
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工业部门受这次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
| 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工业 |
| 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
| 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等工业 |
| D.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工业部门 |
我国应对这次危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秸秆发电,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秸秆合理利用问题、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是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2007年安徽首座“秸秆电厂”建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电厂的主要燃料是
| A.大豆、高粱秸秆 | B.水稻、小麦秸秆 |
| C.林木的枯枝落叶 | D.甜菜、棉花秸秆 |
利用秸秆发电的好处,正确的是
①改善能源结构②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情况③增加农业有机肥④减少大气污染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下列各题。
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 B.种植园农业 |
| C.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
|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
|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
|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
下图是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四地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种植水稻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四地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热量不足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
| B.乙地适宜发展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
| C.丙地降水变率大,农作物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
| D.丁地雨热同期利于甜菜等糖料作物的生产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列各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 B.山东——气候资源 |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内蒙古——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