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1、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2~3题。
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A.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 B.②到③逐渐加快 |
C.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 D.④到①逐渐变快 |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B.长江口河道右偏 |
C.地方时差 | D.昼夜更替 |
假如黄赤交角变大,那么()
A.热带范围变小 | B.温带范围变大 |
C.寒带范围变大 | D.五带范围不变 |
下图是太湖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①、②、③、④四地中,工业布局相对比较合理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该城市计划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搬迁至⑥地,其主要原因是
①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②加强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小题。对阶段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阶段2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 | B.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2 阶段 |
C.阶段2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 | D.发达国家大部分处于2 阶段 |
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A.交通通达性差 | B.远离商业中心 |
C.就业压力过大 | D.地价昂贵,污染严重 |
读下图“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
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
C.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
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
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域狭窄,不适合零售业用地 |
B.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
C.交通便捷程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 |
D.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