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 |
解释或结论 |
A |
用激光笔照射水玻璃溶液,有丁达尔现象 |
SiO32-水解生成硅酸胶体 |
B |
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 |
氯水中HClO的物质的量增加 |
C |
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滴少量水,脱脂棉燃烧 |
Na2O2与H2O反应放热并有O2生成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硝酸钡溶液生 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eC(g)+fD(g),当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
B.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将增大 |
C.化学方程式中m+n>e+f |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
下图表示:x(g)+y(g) 2Z(g) ΔH< 0反应变化过程中物质的浓度与反应的时间变化关系.图中t2→t3秒间的曲线变化是由于下列哪种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
A.增大了压强 | B.降低温度 |
C.增加了x和y的浓度 | D.使用了催化剂 |
在相同温度下,0.01 mol·L-1 NaOH溶液和0.01 mol·L-1的盐酸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
B.由水电离出的c(H+)都是1.0×10-12 mol·L-1 |
C.由水电离出的c(OH-)都是0.01 mol·L-1 |
D.两者都促进了水的电离 |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 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
1 mol X气体跟a m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 + a Y(g)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
,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 =1,b =1 | B.a =2,b =1 |
C.a =2,b =2 | D.a =3,b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