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升温、提高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潘瑞同学发现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壁用手一摸感到发烫,而且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和反应进行的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t1~t2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
B.t1~t2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 |
C.t2~t3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
D.t2时恰好完全反应 |
下列四组物质中符合右图(“—”表示两端物质能反应)所示关系的是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CO |
O2 |
H2SO4 |
CuO |
B |
Mg |
HCl |
CaCO3 |
NaOH |
C |
Ca(OH)2 |
SO2 |
NaOH |
HCl |
D |
Na2CO3 |
Ca(OH)2 |
HCl |
CaCl2 |
下列四种情况,所得溶液质量为2 g的是
①1 g镁与1 g盐酸反应 ②室温下,1 g饱和食盐水与1 g水混合
③室温下,1 g饱和食盐水与1 g食盐混合 ④1 g氢氧化钠溶液与1 g稀硫酸反应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组实验:
①将大小相同的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硫酸中 ②将Zn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u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③将Zn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③ | B.只有③ | C.①② | D.②③ |
右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B.理论上若得到8 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 mL氢气 |
C.理论上若得到4 g氢气,可同时得到32 g氧气 |
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山梨酸(C6H8O2)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梨酸由碳和水组成 |
B.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g |
C.山梨酸中含有16个原子 |
D.山梨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