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5-6题。甲图为模拟温室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的读数上升为120C,这种温室效应与乙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乙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图为某沿海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读图回答14~15两题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A.90米 | B.89米 |
C.79米 | D.97米 |
图中M地的地貌成因可能是
A.海浪侵蚀 | B.火山喷发 |
C.流水沉积 | D.风力侵蚀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题。图中G处的高程最有可能是
A.0米 | B.100米 |
C.150米 | D.200米 |
按气温垂直变化的一般规律,若G地气温为26℃,则H地气温可能为
A.21.2℃ | B.20.2℃ |
C.24.8℃ | D.25.8℃ |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9~11题。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a | B.b | C.c | D.d |
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向阳山坡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图,一架飞机于2006年2月28日6点(区时)从(15°S,165°E)某机场起飞,直抵(15°N,165°W)的某机场,途中用了2小时。回答1~8题。飞机的起飞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丙地的半球位置是
A.东半球、北半球 | B.东半球、南半球 |
C.西半球、南半球 | D.西半球、北半球 |
飞机到达地方的时间为
A.28日8点 | B.27日8点 | C.28日10点 | D.27日10点 |
飞机起飞时刻,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是
A.75°E和180° | B.70°E和180° | C.75°W和180° | D.70°W和180° |
这一天,若丁地白昼比甲地长整1小时,则这天丁地日出比甲地
A.早1小时 | B.早1小时30分钟 |
C.早2小时 | D.早2小时30分钟 |
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飞机到达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有可能为
A.18°S,165°E | B.10°N ,165°E |
C.7°N,135°W | D.3°S,135°W |
这一天,石家庄的昼夜情况可能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在下面的四幅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