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1年1月14日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8.5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直接结果。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4)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日(节气)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_______线上,乙地日落时刻是________时,昼长为 小时。
(3)按图中所示的情况,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________小时。
(4)(双选)在图中所示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A.北京 | B.新加坡 | C.甲地 | D.乙地 |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和“某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天地表的各种岩石和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判断图中岩石类型的名称:
甲是 、乙是 、丙是 、丁是 。
(2)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判断图中地质作用的方式:
① 、② 、③ 。
(3)据右侧某地貌景观图,其作用过程是左图中①、②、③、④、⑤中的 。
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A.北海道渔场 | B.秘鲁渔场 |
C.北海渔场 | D.纽芬兰渔场 |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较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 (洋流)的影响,乙处等温线向 (南、北)凸出,是因为乙处受 (洋流)的影响。
(4)试分析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 ,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
(2)乙图中B表示 季风(说出风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乙图中C为西南季风,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 。
(3)甲图所示季节,当我国某些地区24小时内出现剧烈降温和大风等天气时,则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4)重庆的气候统计图和下图 (填序号)比较接近,试描述重庆夏季气候特征 。
读某半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南半球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季节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填“快”或“慢”)
(2)A和B点处在 (填“晨线”或“昏线”)上,这一天B点昼长为 小时。
(3)图中A、B、C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此时重庆(3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