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 (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回答23、24题。
夏季(5月~9月) |
冬季(10月~次年4月底) |
||
上午 |
09:30~13:30 |
上午 |
10:00~14:00 |
|
|
||
下午 |
16:00~20:00 |
下午 |
15:30~19:30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A.沈阳 | B.西安 | C.乌鲁木齐 | D.武汉 |
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日地距离的变化 |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题。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 B.雨热同期 | C.冬季河流结冰 | D.水运发达 |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 B.灌溉水源充足 |
C.光热条件好 |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
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肥沃多冻土 |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
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 D.以水稻种植为主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
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④地—水库大坝 |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题。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该图中ACB为晨昏线,C点(经度45°,纬度70°)位于格陵兰岛上。据此完成下面问题。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A.从A点出发沿图中直线向东飞行到B点 |
B.从A点出发沿ADB飞到B点 |
C.从A点出发沿ACB飞行到B点 |
D.从A点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后转向正南 |
若图中A点正值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国际标准时是9时 |
B.此时黄河正处于丰水期 |
C.此日过后堪培拉昼渐长 |
D.两小时后,太阳直射20°S,75°W附近 |
若图中A点正值日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5时 |
B.此日南昌的昼长较北京长 |
C.此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
D.此日南昌看到日出东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