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丽在购买的袋装薯片中发现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色的,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CaCO3和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小丽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查阅资料》①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属还原,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①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CaCO3,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Fe,D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看了小丽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丽认为棕红色粉末Fe2O3也能与盐酸反应,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6克。
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③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20 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碘元素具有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人体缺碘时易患粗脖子病。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下表某精制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①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③一定量的碘酸钾中含有20g 碘,则碘酸钾的质量为 g。
(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3)若1000g 碘盐中约含20 mg 碘,
①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
A.碘单质 | B.碘元素 | C.碘原子 | D.碘分子 |
②已知成人每天约需 0.15mg 碘,假设这些碘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则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数据 |
反应前 |
反应后 |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g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
烧杯及剩余物的质量/g |
150 |
12.5 |
158.1 |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下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
(1)葡萄糖酸钙中的钙是指的 ;
A.钙这种物质 B.钙原子
C.钙元素 D.钙离子
(2)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葡萄糖酸钙中C、H、O、Ca的原子个数比为 ;
(4)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5)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6)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 mg(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1.5g
第二次加入5g 1.0g
第三次加入5g 0.5g
第四次加入5g 0.3g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3)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需要有解题步骤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