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D.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
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 )
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
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某中学在国庆前夕,不仅开展了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还专门邀请了校外有关专家为学生开设这方面的讲座。这样做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文化素养是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素质,其核心和标志是 ( )
A.掌握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 B.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素质和文学理论修养 |
C.文学理论知识和阅读、理解、写作的能力 |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2009年7月22日,我国天空中上演了500年一遇的奇观---日全食,2010年1月15日,又现千年最长的“日环食”天文奇观。日食天暗之时,有些城市居民中的老人都出来“敲锣赶天狗”,他们认为“天狗吃太阳会带来灾祸,得赶紧把天狗赶走才能平安!”回答10-11题
10.日食天暗之时,有些城市居民中的老人都出来“敲锣赶天狗”,这种行为()
A.需要我们辩证地分析 B.是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落后文化
C.是适应我国部分人们心理的大众文化 D.是侵蚀民族精神的腐朽文化
11.面对不少老人“敲锣赶天狗”的行为,我们应该()
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C.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D.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
海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