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木兰诗》节选,完成下面题目。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②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策勋十二转 (    )             ②当理红妆(     )
①处画线句意在表达什么?
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②处画线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未知
知识点: 文言实词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节选自林嗣环《口技》)
【乙】艺多姓周,抚之临川人也。世为器用之工。艺多天资精敏,自少时技能已出诸父,自以为己不若也,故以艺多名之。其为人朴厚寡欲,不妄言笑,衣敝衣,拱手立群匠侧,若无能为者。及其操绳墨、运斧斤,力不劳而器用成,群匠惊骇却视,不敢比肩立。艺多泊如也,未尝有矜色。诸豪贵家争邀致之唯恐后。
(选自谢逸《匠者周艺多传》)
【注释】①诸父:指父辈们。②斧斤:泛指各种斧子。③泊如:恬淡无欲的样子。④良窳:精粗;好坏。⑤浮屠:这里指佛教。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不能名其一处也 (2) 几欲先走
(3) 不敢比肩立 (4)未尝有矜色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停顿。(每句一处,2分)
⑴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 。⑵艺 多 天 资 精 敏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⑵衣敝衣,拱手立群匠侧。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摘录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并分别说说其作用。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子四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无褴褛状。……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解也。”铨诵声琅琅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弯曲成撇捺点画
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铨即持书诵于侧”中的“于”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携 B.生淮北则为枳 C.今民生长齐不盗 D.土墙凹凸处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蒋母根据幼儿特点,将竹枝削刻成汉字各种笔画,合而成字教四岁儿子识字、拼字,让幼儿玩中认字。
B.蒋母善于纺织刺绣,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产品受到人们喜欢,是个心灵手巧之人。
C.蒋母生病,看着坐在床边的儿子,无言的悲伤油然而生,是因为病困交加,觉得无法很好照顾儿子。
D.“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都表现了蒋母严以教子并以儿子的成长为忧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识_________②无误已_更录唐宋人诗_________④解也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何以解忧?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曹冲①救库吏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②,犹惧不免③。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④。”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⑤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曹冲:曹操的儿子。文中“太祖”即指曹操。 ②面缚首罪: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请罪。 ③免:免于祸 ④自归:自首。 ⑤谬:假装。 ⑥县:通“悬”。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鼠所啮(2)齐人善盗乎(3)是以忧戚(4)吏二缚一人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
“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中的“此”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晏子使楚》与《曹冲救库吏》中,晏子和曹冲在应对问题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 B.如外人(熟悉)
C.便还家(邀请) D.余人各复至其家(邀请)

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乎众矣。
解释加点的字。(4分,每题1分)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頣则选取了大胆的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