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是主体,(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    )作用。

A.国有经济公有制主体 B.公有制国有经济主导
C.股份制公有制主导 D.公有制国有经济主体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再到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这体现的道理有 (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009年热炒的电动车“国标”修改,因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相关产业的代表各方意见不一,且反映强烈而暂缓实施。这说明 (  )

A.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真理
B.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C.各自利益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意见的不同
D.真理只有一个,与政府文件相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据此回答34~35题。
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来说 (  )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B.虽然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但还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
C.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

我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哲学上讲说明 (  )

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D.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

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这说明 (  )

A.客观条件妨碍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B.认识客观事物是时代的要求
C.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人的认识能力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人们对日食的认识过程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不能反映客观事物 
②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③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真理是在与谬误作斗争的过程中获得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