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面2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① 约16亿人 |
|
最适宜的人口数 |
温饱型消费水平 |
② 10亿之内 |
小康型消费水平 |
③ 8亿--9亿人 |
|
富裕型消费水平 |
④ 7亿之内 |
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的工业基地,政府主要考虑的区位选择因素是( )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 B.国防的需要 |
C.煤炭丰富,能源充足 |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
读“有关工厂与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示意图”(图5-23),判断下列各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图5-23
A.①造纸厂②水泥厂③钢铁厂④飞机场 |
B.①造纸厂②钢铁厂③飞机场④水泥厂 |
C.①钢铁厂②水泥厂③造纸厂④飞机场 |
D.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飞机场④钢铁厂 |
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工业,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
B.原料 |
C.市场 |
D.政策 |
读图5-24回答,如果炼1吨钢,需要2吨铁矿石和1吨煤,图中布局模式最合理的是(图中■代表煤矿区,▲为铁矿区,●为消费市场)( )
图5-24
我国两个大型钢铁公司——鞍钢和宝钢相比,其区位的显著不同点是( )
A.宝钢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鞍钢没有 |
B.宝钢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而鞍钢没有 |
C.鞍钢附近有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铁和燃料煤,而宝钢没有 |
D.鞍钢附近劳动力充足,而宝钢附近不够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