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内部逐渐形成了功能区(该图)。读图回答下面3题。如图中地租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功能区规划合理的是
①中心商务区 ②冶金工业区
③高级住宅区 ④低级住宅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A.行政命令 |
B.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
C.交通便捷程度 |
D.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的相同 |
读下图,完成小题若甲、乙两城市分别使用东八区和西八区区时,在一个太阳日内,两城市同属一天的时间为()
A.6小时 | B.8小时 | C.16小时 | D.18小时 |
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 B.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 |
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 | D.甲处因海陆分布,乙处因地形影响 |
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 B.小麦—牧羊带、小麦和林牧业 |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 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
弧线AB为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5°N的切点,B是晨昏线与北纬X°的交点,该日X°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之比为5:7,B点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国际标准时间是9时,据此完成小题。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日出时间是()
A.东南 5:00 | B.东南 7:00 | C.东北 5:00 | D.东北 7:00 |
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15°S ,45°E | B.20°S ,45°W | C.15°N ,30°W | D.15°S ,30°W |
下图中的四地代表拉萨、昆明、重庆和贵阳,读图完成下题。③地夏季气温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最低 |
B.位于谷地 |
C.太阳高度角大 |
D.距海洋近 |
②地冬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 B.距冬季风源地近 |
C.纬度位置高 | D.太阳高度角小 |
④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 B.森林覆盖率高 |
C.东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 D.较低的纬度和较高的海拔 |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问题。
地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商品率 |
投入劳动力数量 |
① |
86% |
14% |
20% |
多 |
② |
45% |
55% |
90% |
少 |
③ |
8% |
92% |
89% |
少 |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自流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 B.充分利用水资源 |
C.健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
GIS可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叠加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