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内部逐渐形成了功能区(该图)。读图回答下面3题。如图中地租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功能区规划合理的是
①中心商务区 ②冶金工业区
③高级住宅区 ④低级住宅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A.行政命令 |
B.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
C.交通便捷程度 |
D.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的相同 |
读图,完成问题。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 |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 B.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地面沉降 |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公里。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 B.交通运输条件 |
C.城市分布 | D.工业基础条件 |
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三大产业比重图,图中①代表2008年,②代表2009年。读图,回答问题: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
A.西部经济地带 |
B.中部经济地带 |
C.东部经济地带 |
D.城市郊区农业经济地带 |
2009年与2008年相比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
B.第二产业比重增加 |
C.第三产业比重减少 |
D.该城市劳动密集型工业可能向中西部转移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
C.以行政区划分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湖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该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问题。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
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 B.8时~当日16时 |
C.16时~次日8时 | D.6时~次日18时 |
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