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和老师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和尊重。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以下情景或观念闪现:
情景一:七年级学生小凡对同学说:“我们现在就是应该享受父母的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
情景二:八年级学生小鲁和老师发生矛盾后,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从此不再上学。
(1)行为思考: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凡的观点进行评析。
(2)行为评价;小鲁同学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11月28日-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第一次公开声明限制国内温室气体的排放。绿色和平组织的气候专家李琰表示:“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态度转变,中国已经踏上了一个新阶段。”
材料二: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下降到0.869吨标准,比去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全国氨氮和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2046.2万吨。“十二五”期间,将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我国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哪些措施?
(3)青少年可以为我国 “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些什么?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把这个中心比作航船,那么“两个基本点”就是这艘航船的导航系统和动力系统。
(1)航船的导航系统和动力系统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若这艘航船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则有利于我国实现本世纪中叶的宏伟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一: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两个多小时的交流,网友热情很高,提问源源不断,网上好评如潮。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我们虽然没有和总理坐在一起,但能真切地感受到总理是在和我们谈心、交心。总理的坦诚让我们感动,总理的回答让我们激动,总理的话语给了我们一种力量。这是一次心连心的交流,这是一次手握手的诚意,这更是一次零距离的互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表明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在这种制度之下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
(2)网民向总理提出自己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在行使公民的什么权利?
(3)结合材料二,说一说网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结束,中国的每一个变化都备受世界关注。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那么,在过去的一年中,世界政要有着怎样的中国印象。下面请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观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上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完全参加并全力支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世界展示了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的良好姿态。中国为非洲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当然,中国也面临许多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国内仍有欠发达地区。但由于有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中国的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资源。
(1)从潘基文的上述讲话中你看出了日益举足轻重的“中国因素”有哪些?
(2)划线句子表明了什么?
(3)请写出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强调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某中学为此举办了“学雷锋、做传人、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⑴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这一方面建设具有什么地位和作用?
⑵学习雷锋精神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至少2种)
⑶列举校园中弘扬雷锋精神的具体事例。(至少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