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 (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22 ℃.
(2)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 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 mol/L。
(3)实验时将酸碱在简易量热计中混合,并用 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经有关计算
知此反应共放出Q kJ的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无水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气。某学生试图用下图所示装置来确定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计量关系
试回答:
⑴加热过程中,试管A中发生的实验现象为。
⑵装置E和F的作用是;
⑶该学生使用装置B的本意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三氧化硫以提纯氧气,他的做法正确
吗?为什么?
⑷该学生利用上述装置将一定质量的无水硫酸铜置于A中加热使其分解,最后测得氧
气的体积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无水硫酸铜未完全分解 |
B.实验结束时装置A中残留有气体 |
C.![]() ![]() ![]() |
D.最后读量筒中的读数时,E中的液面低于F中的液面 |
⑸另一学生将4.8g无水硫酸铜充分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用正确的实验方法除去了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最后测出氧气的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据此可计算出二氧化硫为mol,三氧化硫为mol。
⑹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无水硫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做浓硫酸性质的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2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加热试管,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
(3)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作用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反应中的来表示。
“酒是陈的香”,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试管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b中所盛的溶液为,
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b中的导管要在液面的稍上方,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该实验中,若用3mol乙醇和1mol乙酸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后,能否生成1mol乙酸乙酯?(填“能”或“不能”),原因是(不考虑原料损耗)。
⑴写出下图石油的蒸馏装置中所指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
⑵指出右图石油的蒸馏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缺铁圈和
②缺(防液体暴沸)
③
④
乙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是一种常用的香精,经酯化反应可进行乙酸丁酯的合成。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下表。
第一步:将过量的丁醇和乙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
第二步:水洗提纯;
第三步:蒸馏提纯。
(1)上述是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有关装置图,请写出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操作顺序(填字母)C→F→→→→。
(2)C装置中除了装有乙酸和过量的1-丁醇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 ___ 。
(3)装置C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水应从___________(填“c”或“d”)进入冷凝管
(4)步骤F酯化反应完成后,向卸下的烧瓶中加入25mL水的作用是_____ _ _ __。
(5)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液体分为两层,乙酸丁酯应在(填上、下)层;B装置蒸馏时,接收乙酸丁酯前(温度<126.3℃)锥形瓶中得到的物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