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加线的字。  (4分)
(1)录毕,送之(        )       (2)以是人多以书余(        )
(3)媵人持沃灌(        )       (4)主人日食(          )
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3分)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分)
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读了课文,作者的哪些求学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你?请写出你的感触。(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三里之城,七里之。()
(3)寡助之至,亲戚之。()
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能体现“人和”重要性的事例。

阅读课外文言文, 完成小题。
有钱村牛
春秋间,麟①出鲁西郊,野人不知为瑞,乃击杀之。孔子往观,掩袂而泣。门人恐其过伤,乃以铜钱粘一牛,告夫子曰:“麟尚在,可无伤也。”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明墨憨斋主人《广笑府》卷七)
[注释] ①麟: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身披龙鳞。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 ( 中间,表示时间,可解释为时期) B.乃击杀(它,指麒麟)
C.掩袂而(眼泪) D.门人其过伤(担心)

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
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这则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A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
B 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被当地部落人及汉人所佩服),募生致之(要求部下活捉孟获)。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战,七擒七获,而亮犹释获。获止不,曰:“公天助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领)而用之。
《七擒孟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1)夜忧叹 ()(2)深入不() (3)至于斟酌益()
(4)向者不知虚实() (5)纵使战() (6)获止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A文中“南方已定”是指什么?推断诸葛亮写《出师表》与七擒孟获哪件发生得更早些?
结合A、B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
吴宫遗事①
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革焉。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⑤。未三、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俾喜否⑦以代焉。九层而不奏,且倡曰⑧:“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⑨,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喜否用事⑩。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③俾:使。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⑦喜否:伯喜否,吴国太宰。⑧倡:宣扬。⑨这句意思是说喜否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⑩用事:专权,当权。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音节停顿。(标两处)
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
解释文中加划线的词。
(1)兵()(2)毕()
(3)固( )(4)明年(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岂臣之欺乎!
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一条深刻的历史教训?

文言文阅读。(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为天下( )(2)楚人之(      )
(3)今亦死(     )  (4)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陈胜、吴广谋日 ②当立者公子扶苏
③家祭无忘告翁④失败成功之母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节选部分是怎样表现陈胜非凡的领导才干的?(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