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 | 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 B. | 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
C. | 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 D. | 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
B. | 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
C. | 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
D. | 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
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 | 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
B. | 经管口 3 取样检测酒精和 的产生情况 |
C. | 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
D. | 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
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 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
B. | 水从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与细胞壁无关 |
C. | 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 |
D. | 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
B. |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
C. | 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
D. |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
B. | 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
C. |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
D. |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