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8-9题。

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现在( )

A.海洋中 B.陆地上 C.大气中 D.岩石中

读下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1978~2008年R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下图为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
①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②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③园艺业比重增大  ④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靠海,水源充足
B.有利于保护全区环境
C.有利于就近获得从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D.有利于国防安全,这里属于德国的大后方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虚线表示某地理要素的等值线(1~7表示相对数值大小)分布,该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  )

A.年均气温 B.年有效风能 C.年降水量 D.年太阳辐射

目前,图中数码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实线是亚洲某农作物收割期的等值线,虚线是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农作物是(  )

A.甜菜 B.冬小麦 C.水稻 D.玉米

图中A的数值可能是(  )

A.6月1日 B.5月1日 C.7月4日 D.8月1日

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在B处发生弯曲,表明B处(  )

A.地势高 B.夏季气温偏高
C.冬季气温偏高 D.夏季降水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