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 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7)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百度《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B.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从而使和谐成为城市的主题。
C.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历史和未来的多元文化状态,制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并融合其中的个性。
D.“和谐”与“文化”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数百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开始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模型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都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展开。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城市中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些是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城市”的根本。
D.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是和谐城市的表现形式。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记》中“大同社会”中描绘出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完全一致。
B.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说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即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统一而又稳定的和谐。
C.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8—21题。
琴王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年第13期)
18.小说为什么要以“琴王”为题?请简要分析。



19.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你分点概括。



20.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



21.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请解释作品中划线的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1)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2)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他们利用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观测到了银河系外X射线源。科研小组认为,此种X射线是遥远的星系中心酷似黑洞的地方放出来的,大约经过了100亿年才到达我们所在银河星系。
宇宙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利用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的X射线望远镜,对室女座北侧后发座周围的天体进行320天的观测。飞鸟号的X射线望远镜比以往同类望远镜的灵敏度高出百倍以上。科研小组对观测到的X射线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那些短波长的X射线)结果表明宇宙X射线是距我们所在银河系几十亿乃至百亿光年的天体里放射出来的。这种天体有近百个之多,有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亿倍。这些天体都与附近天体组成一个中心存在黑洞的星系,X射线就是从黑洞中放出来的。外星系每1000个星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星系。观测结果还表明,在大约100亿年前,每10~100个星系中就有一个。
外星系X射线源是现代天文学一大科学之谜。1962年6月18日,美国和意大利科学家观测到了天蝎座一个X射线源,并命名为天蝎座X-1,这是第一次发现太阳系外的X射线源。1975年科学家们观察到宇宙x射线爆发现象,并按其特征划分出Ⅰ型、Ⅱ型和奇特的X爆发源,但对它们的方位和本质一直不了解,而称之为“宇宙背辐射”。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为弄清100~150亿年前宇宙、星系和黑洞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线索。
第一段提到了“遥远的星系”,下列对它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室女座、后发座、天蝎座都归属于“遥远的星系”。
B.后发座、天蝎座属于“遥远的星系”,室女座不属于。
C.后发座属于“遥远的星系”,室女座、天蝎座不属于。
D.室女座、后发座、天蝎座都不属于“遥远的星系”。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取得这项发现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 )

A.选择了对室女座北侧后发座周围天体观测的正确方位。
B.在320天的时间内对有关天体做了周到细密反复的观测。
C.所用的X射线望远镜安置在卫星上并具有高度灵敏性。
D.对观测结果特别是短波长的X射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文中提到了科学家1962年的发现、1975年的发现和“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对这三次发现的异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次探测都是对银河外星系X射线源的探测,都取得一定成果。
B.1962年的观测还没有超越银河系,其他两次则超越了银河系。
C.1975年的观测并未发现X射线源,其他两次则发现了X射线源。
D.“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超越前两者,解开了一大科学之谜。

下列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

A.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首次观测到银河系外的X射线,在天文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B.科学界观测到宇宙X射线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但飞鸟号首先观测到银河系外放出的X射线。
C.宇宙X射线源是距银河系达百亿光年的、质量很大的若干天体组成的星系的中心——黑洞。
D.银河外星系因有黑洞,能放出X射线,而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大约100亿年中减少达九成以上。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种类不断增加,且抗药性也越来越厉害。今天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将剂量增加成千上万倍,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会杀死害虫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尤为严重的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加剧环境污染,损害人类身体健康。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发生农药急性中毒,其中有4万人丧生。而病得不清不楚.死得不明不白的慢性中毒者,数量无法统计。
面对化学农药长期滥施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各国科学家从加紧研究有毒植物和推广应用植物农药等方面寻求出路。近年来,植物农药的研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植物农药又叫生物农药,是利用有毒植物中的多种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生产的农药。与化学农药比较,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
由于它们的杀虫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此施用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由于植物杀虫剂杀虫成分的多元化,就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这同病菌对中药混和物煎剂较之于单质的抗菌素更难适应的道理一样。植物农药有益生物(即害虫天敌)的安全。根据试验,使用我国研制的鱼藤菊酯植物杀虫剂的常用剂量喷施,对蔬菜头号害虫萝卜蚜的防治效果达到99.85%,而对蚜虫天敌瓢虫的杀伤率仅为11.58%;对照使用的化学杀虫剂乐果乳油的两个指标分别为71.5%和28.54%。
此外,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开发费用也较低。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达一万多种,它们当中大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较有价值的杀虫植物大概有五类:对昆虫有强烈驱赶作用的,如丁香、茴香;对作物真菌病和病毒病有疗效的,如大黄、烟草;可提炼使昆虫有强烈拒食作用的天然物质的,如川楝、花椒;能影响昆虫激素平衡的,如万寿菊、香茅;使昆虫绝育的,如喜树硷、姜油等。
对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严重问题,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且种类也不断增加。
B.增加化学农药使用的剂量会杀死害虫的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
C.现在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千万倍地加大剂量,这必然导致化学农药生产成本增加。
D.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杀虫,已经造成了损害人体健康、危及人的生命的严重后果。

下列对“植物农药”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提炼有毒植物中能有效杀虫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物质制造的
B.是提炼有毒植物中多种杀虫有效的天然物质制造的
C.是利用多种有毒植物的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制造的
D.是利用有毒植物中使害虫不能产生抗药性的多种杀虫成分,经提炼后制造的

对文中“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一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避免了化学农药不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的缺陷,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B.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如同病菌对于中药混和物煎剂更难适应一样。
C.植物农药不会杀死害虫的天敌,有益于生物的安全。
D.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与化学农药比较开发费用也较低。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植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化学农药所不及的。
B.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杀虫成分单一化,因而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
C.植物农药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原理主要是驱赶害虫和破坏抑制害虫的生理机能。
D.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1995年8月,“亚洲通讯卫星2号”升空不久,突然发生爆炸,而这场灾难的元凶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高空切变风,这是由空间天气的突变而引发的灾难。
空间天气是指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可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以及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原来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同时,太阳有时每秒钟能把百万吨带电物质,以每秒近千公里的速度抛向地球,即发生太阳风暴。当这种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时,就会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如地球磁层将被压缩,绕地球赤道的高空环电流大大增加,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临界频率会突然改变,高能带电离子流可增加3~5个量级等等。如有时太阳耀斑爆发,能量相当于全球50亿人每人引爆100万吨TNT。这些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
空间天气变化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导致卫星失效或坠落,通讯中断,导航定位不准,输电网等技术系统受到损伤等灾害性事件发生。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而且危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人类许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正面临着来自空间灾害性与天气变化的威胁。据统计,仅在航天领域,卫星故障中的大约40%与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有关。
应运而生的空间天气学这一新兴学科,正是一门把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预报、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的新学科。
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亚洲通信卫星2号爆炸的原因,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空间天气的突变而引发了高空切变风的产生。
B.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影响了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
C.太阳风暴使地球磁层被压缩,高空环流电剧增。
D.高空切变风使卫星因通讯中断、民航定位不准而坠落和爆炸。

对文中画线处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它的变化,导致空间天气的变化。
B.太阳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引起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这是造成严重灾害的根本原因。
C.太阳能量的不断输出,将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
D.太阳能量的不断变化,是造成自然灾害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空间天气的认识与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产生空间天气学这门新兴学科。
B.人们已清楚认识到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现已研究出不少对付的方法。
C.空间天气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针对天气带给人类的危害,为寻求解决办法而创立的。
D.空间天气学将有助于人们对空间天气监测、研究、预报、信息传输与处理,将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亚洲通讯卫星2号”发生爆炸,是空间天气的突变引发的灾难。
B.太阳风暴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
C.一门新兴的学科——空间天气学的建立,是因为空间天气的被发现、被认识的研究结果。
D.空间天气的变化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经过对X射线探测卫星所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颗距离地球4万光年之遥的中子星带有迄今为止宇宙内最强的磁场,其磁场强度相当于普通中子星的100倍。
该研究课题的负责人、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库维利奥图博士表示,此新发现将有助于天文学家精确计算出中子星释放重元素的速度并求得其走向死亡的快慢程度。有关专家评论说,具有强磁场中子星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一个困扰学术界长达19年的低能伽马射线辐射源之谜,同时还令人信服地表明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一类磁场强度近乎地球磁场1000万亿倍的特殊中子里——“磁星”(MACNETARS)。据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强磁中子星代号为SGR-1806-20,质量与太阳接近,半径只有16千米,每隔7.5秒钟旋转一圈。库维利奥图博士认为,该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使中子星的表面被加热至1800万华氏度(1000万摄氏度)的高温,磁场的缓慢变动引发了星体周期性的外壳变动,正是这种类似地震的“星震”向宇宙释放出强烈的低能伽马射线。
宇宙中“磁星”发出的低能伽马射线强度极大,其每秒释放出的能量便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该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现于1979年,据此,天文学家1992年提出了“磁星”理论。科学家们相信,宇宙中的中子星至少有10%可称得上是“磁星”,银河系内的此类中子星估计多达数百万个。
下列对“磁星”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认为磁星数量较多,只是到最近用X射线探测卫星作探测才发现它们。
B.磁星的磁场强度特别强,其强度接近于地球磁场的1000万亿倍。
C.磁星能量巨大,每秒钟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
D.磁星是一种特殊的中子星,其特殊之处在于这类中子星磁场特别强大。

下列对低能伽马射线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在1979年发现了低能伽马射线,但当时并不知其辐射源。
B.低能伽马射线的发现意义重大,导致了“磁星”理论的提出。
C.低能伽马射线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表明其能量极大。
D.低能伽马射线是宇宙中的磁星发出的,它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宇宙射线。

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表面温度极高,这是其内部强大磁场所致。
B.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既释放出巨大的热能,又释放出强烈的伽马射线。
C.低能伽马射线的辐射源是强磁中子星外壳周期性的变动。
D.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磁场的变动能引起星体外壳的周期性变动。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依据事实确认宇宙中存在着磁场强度极大的强磁中子星。
B.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会走向死亡,走向死亡的快慢是可以计算得出来的。
C.代号为SGR一1806一20的强磁中子星密度比太阳大,带有宇宙内最强的磁场。
D.中子星能释放重元素,它的释放速度是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