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能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 B.消耗2molB的同时生成1molC | 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反应:X(g)+Y(g)![]() |
B.图2表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b表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
C.图3表示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变化 |
D.图4表示明矾溶液受热时氢氧根浓度随温度的变化 |
下列解释事实或实验现象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 |
B.酸性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4I-+O2+2H2O=2I2+4OH- |
C.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OH- = SiO32-+H2O |
D.钢铁表面的水膜酸性较强时,水膜中的H+会被还原O2+4H++4e- = 2H2O |
已知:2H2(g) +O2(g) = 2H2O(g)ΔH =-483.6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g) 中的H—H 键比H2O(g) 中的H—O 键牢固 |
B.H2O(g)=H2(g) + 1/2O2(g)ΔH =" +241.8" kJ/mol |
C.破坏1 mol H—O 键需要的能量是463.4 kJ |
D.H2(g) + 1/2O2(g)=H2O(l)ΔH <-241.8 kJ/mol |
在15.2g铁和铜组成的合金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25.4g沉淀,则下列表示气体X组成的选项中合理的是
A.0.3 mol NO、0.1 mol NO2 |
B.0.3 mol NO2、0.1 mol NO |
C.0.6 mol NO |
D.0.3 mol NO2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目的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
目的或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铁和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若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
该溶液中既有Fe3+,还有Fe2+ |
C |
将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
比较Cu、Fe2+的还原性 |
D |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