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动态关系图,请按事物的因果关系将字母代表的选项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粮食需求量加大
B.建设用地增加
C.工矿规模扩大
D.土壤污染加剧

E、土地荒漠化     
F、植被破坏
G、土壤肥力下降    
H、粮食产量下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
(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是( )
A.一直向正东飞 B.一直向正西飞
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
(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________小时(取整数)。

2011年10月16日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全市气温下降10度,白天最高气温只有3度左右。部分林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度左右,同时伴有5~6级偏北风。结合“2011年10月16日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A处于__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暖锋的是________,c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面的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有阴雨天气 B.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晴朗天气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空1分)

(1)读图甲,甲是(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地区,其突出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2)读图乙,该农场的经营模式对应图甲中的(甲、乙、丙),这种模式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效益。该农场的年收入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需求。
(3)欧洲西部是世界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应图甲中的,其形成有利的自然条件: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区。
(2)下列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3)该城市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牛业、果林业和谷物农业。请将①、②、③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及其理由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1800年
1850年
1890年
1920年
英国
21
39
62
65
美国
4
12
35
51


材料二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具有自身的特点(下图)。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9%。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1)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比较,其各自特点体现在哪里? (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4分)
(3)说出我国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