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5~27题。

温室
气体
浓度(mg/m3
年增长率
(%)
生存期
(年)
温室效应强
度(CO2=1)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
现有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烃
0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
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

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开发生物燃料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读“汽车争抢玉米”(利用玉米制造乙醇)的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燃料优势的是()

A.原料丰富 B.属于可再生能源
C.开发技术难度低 D.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汽油小

我国没有仿效发达国家大量利用玉米制造乙醇,其原因有()
①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
②畜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饲料
③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成本高
④常规能源人均占有量大,不需要利用玉米生产能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D.风力侵蚀作用强

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 D.地下水 秋季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下面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