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7是“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以 地形为主。
(2)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特点是 。
(3)简述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4)乙城市计划在P点建一港口,请简要评价该地的建港条件。
(5)近20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
读下面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20分)
(1)写出地貌名称:
甲 ,乙, 丙。
(2)甲、乙两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力作用形成的。
(3)甲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 。它是 作用形成的。其形成的具体原因是。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
(4)乙图为 地貌,多分布在 地区。
(5)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如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写出下列代号的物质名称:
甲 ;乙 ;丙 ;丁。
(2)图中对应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 ;B;C ;D。
(3)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
BD 。
读下图“世界水稻、小麦主要产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_ (温度带)地区。
(2)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A______、B______、C______的降水丰富的地区。
(3)这些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该地区农业虽然单产高,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农产品的____________低。
(5)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
读“武汉市图”回答问题。
(1)武汉是江和江的汇合处,)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运的
或和处。
(2)该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
(3)该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
(4)从能源上看,武汉距我国目前建成的最大水电站较近,充足的电能提供了动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