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材料回答问题。
图中字母A处表示的是印度1980年开工挖的拉贾斯坦运河,它可以引印度河的最大支流——萨特累季河(在西藏境内叫朗钦藏布)的河水到塔尔沙漠。据国外农业专家估计,1987年这条运河正式输水后,印度西部干旱地区可增加57万公顷水浇地,使印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棉花产量约可增加12%。
(1)印度西南部为什么会形成大面积沙漠?
(2)萨特累季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3)拉贾斯坦运河送水后,印度的邻国B国多次向印度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干预,这是为什么?
(4)气候上本区属_______类型,印度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的黑土区。
(5)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内部确是一片热带草原的风光,分析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自2008年4月l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正式生效,与原有的法律相比,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能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材料2:我国常规能源调运方向示意图
(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根据材料分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能源观念?(3分)
(2)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渠道及原因。(4分)
(3)读图分析A、B、C三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是什么?(3分)
(4)简述C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山东省区域图
材料2:山东省集中爆破拆除小火电。
2007年9月5日,山东省75.49万千瓦的小火电被彻底拆除。关停企业的发电量,将全部由大型、高效、环保的发电机组代替。山东省是全国的煤电大省,小火电每发电一度耗煤444克,而新建的大型机组每发电一度仅耗煤270克。关停小火电,每年可节省原煤1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0万吨。
材料3:山东半岛胶莱人工海河构想。
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间,开挖一条长约130千米的横贯山东半岛的人工海河。
(1)为什么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一直是山东省运输最繁忙的铁路干线?
(2)根据材料2简析山东省关停小火电的原因。
(3)若开通胶莱运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近年来,山东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加快。东部地区的许多企业纷纷到鲁西设厂办园,鲁西的很多城市也纷纷为此推出优惠政策。请简析东部企业到鲁西设厂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国家川气东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7年8月31日上午在京举行,曾培炎副总理于8月31日下午宣布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川气东输工程横跨东、中、西部八个省市,干线管道全长1700千米,是继西气东输工程后的又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它的建设,标志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材料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矿物能源,图甲所表示的是五个省级行政区这三种能源矿产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图乙所表示的是某种能源矿产在全国的开采状况。
(1)写出A、B、C分别代表的能源矿产名称和图乙所表示的能源矿产的名称。
(2)省级行政区③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一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简述这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3)近年来在省区③建立了一批炼铝企业,分析建设炼铝企业的主要原因。
(4)省区①内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简述该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条件。
(5)近年来国家修建了从省区②将能源外运的大型工程,这一工程的名称是____,简述建设这一工程的意义。
右图中a、b、c三条线代表途经江苏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对图示地区而言,属于资源调出的是____工程,属于资源调入的是____工程。(填字母)
(2)a、b、c三大工程中,全程沿线地区植被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工程,沿线植被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请简述b、c两工程的建设对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l)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城市填图中代码,省市填简称)(8分)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____和____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____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____、____、____为核心,地跨________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的特大城市有______,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6分)
(5)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