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有位商人欲通过大运河从余杭运送一批粮食到洛阳,其先后要经过
A.江南河→邗沟 | B.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
C.江南河→邗沟→永济渠 | 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A.黄河流域的开发 | B.西部地区的开发 |
C.三国鼎立的确立 | D.江南地区的开发 |
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
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
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
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
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
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西夏②辽③金④蒙古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对于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和南宋与金的和议,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在宋朝战争失败的情况下议和的 |
B.宋朝都向对方割让了大片土地 |
C.宋朝都要向对方称臣 |
D.两次和议都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