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将历史上认为各自独立的学科“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在下面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思想中,所作的推论后来被实验否定的是( )
A.既然磁铁可使近旁的铁块带磁,静电荷可使近旁的导体表面感应出电荷,那么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
B.既然磁铁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
C.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那么静止的磁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 |
D.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运动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
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 |
B.![]() ![]() |
C.0,![]() |
D.0,![]() |
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 B.位移 |
C.路程 | D.速率 |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
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源连接,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若使电容两板间的距离变小,则( )
A.电容器的电容比原来减小 |
B.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比原来减小 |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比原来增加 |
D.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比原来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