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以下数据:摆线长为L,摆球的直径为d,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则
(1)用L、d、N、t表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D.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计为49次。 |
图1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压表
的内阻不是无限大,S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待测电阻。当S向电压表一侧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U1,电流表读数为I1;当S向R一侧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
⑴根据已知条件与测量数据,可以得出待测电阻R=。
⑵根据图1所给出的电路,在图2的各器件实物图之间画出连接的导线。
如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和所测数据,O为抛出点.
(1)验前应先调节斜槽使。
(2)需要小球多次从斜槽上滚下,以便确定小球轨迹上多个点的位置。
应注意每次小球都从轨道释放。
(3)根据图(乙)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此平抛运动的速度v0=。(g=9.8m/s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
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2,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
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
从斜轨上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相撞,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 |
B.测量小球![]() |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
D.分别找到![]() |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②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两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⑴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图中abc分别代表三只电表,它们当中有两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甲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一只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乙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另一只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⑵所示的两条U-I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代表,b代表, (填上三只电表的符号,如“A”、“V1”或“V2”)
②根据图象推断实验中所用滑动变阻器可能是下面的哪种规格的?
A.10Ω,0.5A | B.20Ω,1A | C.1kΩ,200mA | D.2 kΩ,2A |
③根据图(2),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0=Ω,电源内电阻r=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