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单缝S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光的强度. |
B.双缝S1、S2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状光源. |
C.当S1、S2发出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光的波长λ的1.5倍时,产生第二条暗条纹. |
D.当S1、S2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长λ时,产生中央亮条纹. |
如图所示,图中两组曲线中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代表等势线,点划线是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到B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正电 |
B.粒子的动能一定是越来越大 |
C.粒子的电势能一定是越来越大 |
D.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
图中M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镜离地面的距离可以调节.甲、乙二人站在镜前,乙离镜的距离为甲离镜的距离的2倍,如图所示.二人略错开,以便甲能看到乙的像.以l表示镜的长度,h表示乙的身高,为使甲能看到镜中全身像,l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
D.h |
放在赤道上的物体A与放在北纬600处的物体B,由于地球(视为球体)的自转,下列关于物体A与物体B的关系正确的是()
A.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 |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 |
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 D.周期之比为2:1 |
一个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则:()
A.t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
B.t2时刻线圈位于中性面 |
C.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
D.每当e变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都最大 |
今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雨雪冰冻灾害。马路上的冰层坚硬如铁、光滑如玻璃,高压电线覆冰后有成人大腿般粗,为清除高压输电线上的冰凌,有人设计了这样的融冰思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除冰。若在正常供电时,高压线上送电电压为U,电流为I,热损耗功率为ΔP;除冰时,输电线上的热损耗功率需变为9ΔP,则除冰时(认为输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不变)()
A.输电电流为![]() |
B.输电电流为9I |
C.输电电压为3U | D.输电电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