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并回答1~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东西两侧地形相同,所在大洲不同 |
B.B所在国东部为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西部是低矮的高原 |
C.自C点向南北两侧分布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D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 |
B地在D地的( )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读图,回答10-11题。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下列关于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 |
B.拉萨大量使用太阳能电池主要原因是其他资源贫乏 |
C.青藏高原的农业特色是绿洲农业 |
D.青藏高原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
读图回答6--9题。图中山脉属于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荒摸化 | C.盐碱化 | D.沙尘暴 |
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
C.植被较少 | D.蒸发量增大 |
京杭运河在M,N两处的流向是
A.均向北 | B.均向南 | C.M向北,N向南 | D.M向南,N向北 |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3-5题。影响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地形因素 | D.气候因素 |
图中甲、乙两地多年气温平均气温差介于
A.12℃~16℃之间 | B.8℃~16℃之间 |
C.8℃~12℃之间 | D.4℃~12℃之间 |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B.乙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
C.该地区城市形成最主要原因是沿河设城 |
D.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 |
该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1~2题。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积小 | B.河流长度最短 |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 D.水土流失严重 |
该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3题。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 B.10000千米 |
C.15000千米 | D.20000千米 |
从C地出发,依次过D、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D.先向西南走,再向东南走此时,D地的地方时为
A.12:00 | B.15:00 | C.18:00 | D.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