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地区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居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在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酸度不够,农药残留量超标致使合同只完成了20吨的出口订单。据此回答以下28--30题。该果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生产收购苹果合同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市场需求 ②消费习惯 ③环境条件优越 ④价格合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运城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 )
①欧洲市场需要运城苹果
②交通技术的进步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苹果生产成本低、品质优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③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④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中甲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乙为2004年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有关图中相关内容的正确表述是
A.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乙图A年龄段人口比重受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的影响大 |
C.甲图③时段后人口增长特点造成乙图B年龄段后性别失衡 |
D.乙图B年龄段以后,青少年人口比重逐年持续减少 |
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
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问题。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
|
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 B.“金色中国”---- 高寒 |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 D.“银色中国”---- 伏旱 |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10年11月,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据此回答问题。与以往历届人口普查相比,本次普查中统计工作难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 |
B.人口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C.国际人口迁移量过大 |
D.国内自发的人口流动规模很大 |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宜选取下图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 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 ~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1990 ~2010 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