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以下16--17题。
年份 |
1800年 |
1900年 |
1985年 |
煤(吨) |
4 |
2 |
0.75 |
铁矿石(吨) |
2 |
1.8 |
1.3 |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接近原料地 | B.接近燃料地 | C.接近销售市场 | D.接近交通枢纽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2001年3月6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各城市空气质
量状况相比较()
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 | B.上海优于郑州,郑州优于重庆 |
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予珠海 | D.昆明优于重庆,重庆优于兰州 |
按“城市——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排列,与图示情况相符的有()
A.上海——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取暖 |
B.太原——可吸入颗粒物——扬尘及燃煤取暖 |
C.珠海——可吸入颗粒物——沙尘暴 |
D.重庆-S02——扬尘 |
冬季兰州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有()
①地处黄河谷地,污染物不易扩散
②工业废气及居民取暖的烟尘数量较大
③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大量工业废气
④长时期受低压系统控制,污染物难以扩散
A.①② | B.②③ | C.⑨④ | D.①④ |
减轻西北及华北冬季大气污染的可行措施有()
①变分户燃煤取暖为集中供热 ②该季节停止各类建筑施工
③将石油化工企业迁至南方 ④大力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沿106.5 0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 B.四川盆地 | C.渭河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关于⑨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晃线 |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昀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
读某地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如果从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250米 | B.300米 | C.260米 | D.320米 |
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
A.西北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该地的地形主要是()
A.丘陵 | B.山地 | C.平原 | D.高原 |
如果该地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 B.土地荒漠化 |
C.生物物种灭绝 | D.水土流失 |
我国实施退耕还源、移民建镇工作,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鄱阳湖水面积目前增加一千多平方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鄱阳湖位于()
A.①省 | B.②省 | C.③省 | D.④省 |
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①交通发达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水热条件好 ④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铁路线,从鄱阳湖会近穿过的是()
A.京九线 | B.京广线 |
C.京沪线 | D.浙赣线 |
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可以()
①发送生态环境 ②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③减轻农民负担 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当前是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的良好时机,因为()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农村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
C.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充足 | D.全社会都在关生态环境问题 |
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下列经纬网图中的甲、乙两区域是两颗卫星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服务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 | B.东南方 | C.西南方 | D.东北方 |
甲乙两区域面积范围大小()
A.甲与乙一样大 | B.甲大于乙 | C.甲小于乙 | D.无法确定 |
关于甲、乙两区域相关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区域比乙区域小 |
B.自转角速度甲区域比乙区域大 |
C.晴好天气下日出时间甲区域比乙区域早 |
D.白昼时间甲区域比乙区域长 |
下列地理数据不能通过GPS来确定的是()
A.纬度 | B.经度 | C.高度 | D.温度 |
古代航海家在海上判断他们的位置主要依靠()
A.GPS | B.海浪 | C.月相 | D.恒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