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峡库区地质地貌复杂,地表土层贫瘠,保土保水能力极差,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多年来,由于这一地区人口暴涨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减少,植被下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以库区秭归县为例,全县40万亩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达12万亩;占30%:全县坍塌滑坡多达500多处,干旱、山洪、大风灾害年年都有。
②三峡移民安置的难点在于农村移民的安置,然而,库区的土地资源却恰恰非常不利于大农业后靠安置移民。以淹没各类土地达6.6万亩的云阳县为例。云阳县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农耕地少;非耕地多;水田少,旱地多;平地厚地少,坡地薄地多;成片地少,零星地多,另外,三峡工程所淹没的4.82万亩耕地虽然只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但淹没的却多是江河谷地经过上百年开垦出来的良田好地,受淹后库区四周所剩的荒山草坡大多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在八年移民试点中曾在云阳投资1736万元开发土地1.76万亩,但其中多数耕地都因质量很差,又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水源、交通等),而无法发挥真正的安置效益。由于库区多数地方经济基础薄弱,不仅很少有大型企业,而且现有的中小企业也严重亏损。同时,由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技能较低,真正能自谋职业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
阅读材料分析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自然方面原因有哪些?
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社会经济方面原因有哪些?
该地区农业生产从其投入上看属于__________密集型农业,农产品商品率________(填高或低)
该地区农业普及推广机械化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局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图1)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图2)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
(2)西宁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6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 分)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 月气温(℃)
9.3
4.7
7 月气温(℃)
17.1
25.7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 分)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 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