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有一位年轻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皇帝奖励他的战功,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无以为家。’这位名将死时年仅20多岁,皇帝为他建造了一座祁连山形状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1)材料中的“名将”是指谁?他曾和谁一起反击匈奴?
(2)材料中提到的“皇帝”是谁?
(3)“匈奴未灭,无以为家”表明他具备什么品质?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皇帝反击匈奴并取得胜利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当时主要考试科目是什么?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七年级(1)班的张新同学正对春秋战国时期进行整理学习,请你参与。
【诸侯纷争】(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你能再举出一个春秋时期曾当上霸主的诸侯王吗?
【社会变革】(2)农具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了铁农具?
(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后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化繁荣】(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出现,当时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学习总结】(5)学习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请你简要描述一下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七年级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孔子的成就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学习了解】
(1)孔子生活于什么时期?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学以致用】
(2)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从下列的三个主张中选择一个(选择字母序号即可),并谈谈所选主张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评价】
(3)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简单评价孔子的历史地位。
春秋战国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齐桓公”生活在什么时期?依据材料一回答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该变法在哪个诸侯国实施?
(3)材料二的内容中哪项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
(4)这两次改革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清明节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2014年(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4月3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今天主持2014年遥祭黄帝陵典礼,凸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寓意。这是马英九任内第4度主祭。
——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2分)
(2)材料二“轩辕”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二指出他的贡献有哪些?(6分)
(3)材料二、三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帝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