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城市人口密度依时间先后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图(a、b、c表示先后不同时期),回答42~43题。下列哪个名词适合用来描述人口密度的时空差异
A.工业化 | B.区域专业化 | C.农业机械化 | D.城市化 |
关于c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c时期是城市化的快速增长时期 | B.引起c时期变化的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
C.c时期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市中心 | D.c时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逆城市化现象 |
读我国某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时,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消灭越冬害虫,减轻病虫危害 |
B.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作物冻害 |
C.有利于防止土壤盐渍化,增加土壤肥力 |
D.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防止春旱 |
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A.青海 | B.河南 | C.黑龙江 | D.湖北 |
读2014年2月14日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能正确表示M-Q-N沿线的云量和气温变化趋势的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此时吹西南风 | B.Q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
C.降水概率Q小于N | D.N地河流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05°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在图中a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内蒙古高原秋高气爽 | B.南极附近出现极夜 |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
图中b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元旦 | B.清明 |
C.建军节 | D.国庆节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图中b点与水利枢纽之间的高差最可能是
A.1517米 | B.1004米 | C.538米 | D.81米 |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 B.提倡乘公交车出行 |
C.在城市的交叉路口建设立交桥 | D.限制汽车的使用 |